無國界記者與NGO聯合敦促美國會對參與《蘋果日報》突襲搜查之港人實施制裁

2022年9月28日,無國界記者(RSF)與另外九間NGO向美國國會寄出連署信,敦促其制裁參與突襲搜查與關閉《蘋果日報》的港人及中國政府官員。

無國界記者(RSF)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(Cédric Alviani)表示,「去年《蘋果日報》被迫關閉後,國際社會並未對此做出強烈回應,此情況清楚地傳達出以下訊息,即中國政府不會因其罪行而遭問責,更變相地默許北京繼續採取高壓專制政策。」他並呼籲美國國會「以可確實影響中國當局的方式表達反對,並制裁參與突襲搜查與關閉該媒體的港人及中國政府官員」。

在2022年9月28日發出的連署信中(全文附於下方),無國界記者與另外九間NGO——包含人權基金會(HRF)與香港自由委員會(CFHK)——敦促美國國會制裁參與突襲搜查香港最大的反對派中文報紙《蘋果日報》,從而「嚴重損害民主制度、大規模打壓香港人權、應由美國追究責任者」。

2021年6月24日,在警方突襲搜查辦公室、政府將其母公司的資產凍結後,香港最大的反對派中文報紙《蘋果日報》被迫關閉,報社的七名前職員(包含其創辦人黎智英)目前仍遭監禁,並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。

《蘋果日報》關閉六個月後,中國政府也以國安法為由關閉中文新聞網站《立場新聞》,在此期間,壟罩香港記者的恐懼氛圍導致至少五間小型媒體結束營運。

在去年發表的《中國新聞業大躍退》報告中,無國界記者揭露中國政府所建立的資訊審查與控制系統,及其對全球新聞自由與民主的威脅。

香港過去曾是新聞自由的堡壘,但在無國界記者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的排名中,卻從2021年的第80名跌落至2022年的第148名,為當年度指數名次跌幅最高者。中國在指數所評估的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75名。

Image
135/ 180
分數 : 43.06
Publié 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