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獄中書簡」發表對牢中記者及其新聞自由困境的深度報導

目前全球約有581名記者僅因從事新聞工作便遭定罪囚禁。他們因揭露貪腐、譴責不公、追究國家和政府的責任而蒙冤入獄。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(RSF)與擁有忠實讀者群的法國獨立雜誌《Society》合作編寫「獄中書簡」(Prison Papers),他們與全球最知名的數位入獄記者及其家人合作,花費九個月時間完成這一系列文章。在新聞自由所受威脅漸增的情況下,這期雜誌讓獄中記者終於得以發聲(有時就在自己的牢房裡),並將不可能變為可能。

這期特刊聚焦在分別囚禁於四大洲的八名記者,並透過一系列文章呈現對自由的強烈訴求。這些文章包括在記者牢房內直接進行的採訪,以及一位下落不明、失去聯繫記者的人物特寫。從香港到喀麥隆、瓜地馬拉到印度,這些文章描繪出新聞自由現況的動盪景象。

無國界記者與法國創新編輯平台Society的寫作團隊合作,在九個月間冒著龐大風險發掘這些故事,協助遭囚禁者行使他們為之入獄的權利,並將真相公諸於眾。「獄中書簡」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文章包括:

  • 與瓜地馬拉最知名囚犯、《日報》(El Periódico)撰稿人薩莫拉(Jose Ruben Zamora Marroquin)在其牢房中就這份革命性報紙的興衰進行訪談。
  • 與厄利垂亞-瑞典記者伊沙克(Dawit Isaak)家人合作進行的調查。伊沙克目前在少有人知的非洲國家厄利垂亞服刑,他未經審判便被判處的刑期長度居全球記者之首。
  • 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哈瑪迪(Narges Mohammadi)進行的訪談,她以擔任人權捍衛者中心(Defenders of Human Rights Center)副主席所做工作而為人所知,該組織(在伊朗遭禁)致力於為政治犯爭取權益。穆哈瑪迪目前因揭露伊朗政府的性別隔離措施而被關在德黑蘭。
  • 談論近期遭定罪之《蘋果日報》媒體大亨黎智英的文章,此文從美食這個不尋常的角度探討政府對香港抗議活動的審查鎮壓。

本期雜誌另收錄其他多篇報導,包括對菲律賓記者瑞薩(Maria Ressa)的專訪。因在其網站「Rappler」上揭露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濫權行為,瑞薩成為1935年以來第一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記者。她談及新聞自由和自己保護記者的奮戰,以及社群網路如何使其職業變得更加危險。

無國界記者在雜誌編輯團隊與各大洲的入獄記者之間居中牽線,採訪他們的親屬、家人、律師或牢中熟人,在九個月的漫長調查新聞工作與出色配合下,寫下記者同胞想要說出但卻無法親自執筆的故事。

本期特刊突顯出無國界記者40年來護衛全球記者的使命。這一系列文章彙集來自全球各地的重要故事,聚焦於身陷囹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,以及入獄數十年後名字幾乎被人遺忘的知名記者。

「世界各地入獄記者的人數創下新高,我們較以往更需找出創新方式讓他們的故事繼續流傳。我們很高興能與《Society》合作進行這項創新計畫,在許多強大勢力企圖讓他們噤聲的情況下,為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人物發聲。我們希望世界各地民眾在讀到他們的故事後,能採取行動確保他們獲釋,並徹底終結記者不斷遭受針對的情況。」

文森特(Rebecca Vincent)
無國界記者國際行動主任

「如今記者的工作所受威脅較以往為多,《Society》非常榮幸能與無國界記者合作。我們將這期雜誌獻給德洛瓦(Christophe Deloire),他終其一生都在為新聞自由奮鬥,並與我們一起展開這項計畫。我們在此議題上投注大量心力,每天與無國界記者團隊就這些令人擔憂的迫切問題密切合作。」

Stéphane Régy與Franck Annese
《Society》編輯總監

收錄「獄中書簡」的《Society》雜誌特刊提供法英雙語版本,現可於此處瀏覽

Publié le